棘龙:强大的半水生恐龙
发现与鉴定
1915年,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施特罗默·冯·莱兴巴赫描述了一种来自埃及的奇异恐龙化石,他将其命名为棘龙埃及种,意为“埃及棘蜥”。化石包括椎骨和头骨碎片,但施特罗默的研究因纳粹政权的崛起和盟军空袭中棘龙遗骸的毁灭而中断。
2008年,古生物学家尼扎尔·易卜拉欣前往撒哈拉沙漠寻找非洲恐龙化石。一位当地的化石猎人向他展示了一块类似棘龙棘突的刀状骨头。易卜拉欣将化石带回摩洛哥,后来发现米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已经获得了一具部分的棘龙骨架。
易卜拉欣和他的同事们追踪了这些骨头的来源,位于摩洛哥凯姆凯姆化石床中的一个悬崖洞穴。进一步的挖掘发现了更多的棘突和其他棘龙骨骼,证实了该标本属于一个多世纪前施特罗默描述的同一物种。
身体特征与适应
棘龙是一种体型非常大的恐龙,体长可达50英尺(约15米),比霸王龙长9英尺(约2.7米)。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其背部椎骨上长而帆状的棘突,这些棘突的高度可达6.5英尺(约2米)。
棘龙还具有许多表明其为半水生动物的适应。它细长、狭窄的口鼻和位于头骨中部的鼻孔,使它能够在捕猎时将头部浸入水中。它还具有神经血管裂缝,类似于在鳄鱼中发现的,这可能有助于它在水下感知猎物。
棘龙的颈部像苍鹭或鹳一样长,其强壮的爪状手臂非常适合捕捉和食用鱼类。它的骨盆很小,但附着在强壮、短小的腿上,类似于古代鲸鱼的祖先。它的大脚有扁平的爪子,可能有助于划水。
水生生活方式
棘龙独特的适应支持了它在水中度过了大量时间的理论。它松散连接的尾椎骨可能使其能够像鱼一样向前推进,并且其密集排列的骨骼类似于企鹅的骨骼。
先前的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棘龙是食鱼动物,主要以鱼为食。它圆锥形的牙齿和强壮的爪子对于捕捉和食用水生猎物非常有效。
帆的功能
棘龙帆状棘突的功能仍然是个谜。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它可能被用于展示目的,向其他动物表明其大小和年龄。另一些人认为,它可能被用作一种体温调节装置,帮助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
重要性和影响
棘龙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恐龙进化和行为的理解。它挑战了恐龙是纯陆生动物的传统观点,并表明一些物种可能已经适应了半水生的生活方式。
棘龙独特的适应引发了关于水生爬行动物进化和恐龙行为多样性的争论和进一步的研究。它提醒我们地球上生命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国家地理展览和纪录片
题为“棘龙:白垩纪的失落巨兽”的展览目前正在华盛顿特区国家地理博物馆展出。展览展示了棘龙埃及种的数字模型、3D打印骨架和充实的渲染图。
国家地理和NOVA还将于11月5日晚上9点在PBS上播出一部关于棘龙的特别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将探讨科学发现以及这种非凡恐龙的重要性。